第(3/3)页 尤其是魏国, 先是跟秦国打了两年,后又苦苦支撑了一年,就算拿下韩地,国库也空虚到刮不出几粒米来。 还拿什么打仗? 二则去岁大战,各国军队皆有战损。 偏偏秦军俘虏九成以上都落入越国手中,各国只能招募新兵,募兵、训练、成型,至少也要一年时间。 此时开战是不现实的。 或许, 各国也正是意识到了各自的虚弱,这才顺坡下驴,同意了楚国的结盟请求,不求对越国造成什么伤害,只求抱团取暖。 别被越国各个击破就好。 历史好像又被拨回到两年前,只是被各国戒备的秦国,换成了越国。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 秦墨离开咸阳,南下龙川,找贾诩商议对策。 ………… 龙川城,王宫。 “丞相以为,越国该如何应对四国联盟?”秦墨开门见山。 贾诩沉吟道:“常规的破解之道,自然是远交近攻,刻意结交没有实质冲突的齐、燕两国,安抚魏国,全力对付楚国。” 这也算是越国的称霸方略了。 “问题是,齐燕两国会跟我们结交吗?”秦墨很怀疑。 “不管成与不成,只要做出姿态来,就足以让楚国紧张了。”贾诩对合纵连横似乎颇有了解,笑道:“臣下相信鸿胪寺卿张仪的能力。” 齐燕之间,魏楚之间,其实都各有嫌隙。 仍旧还有可操作的空间。 “另外,王上还可安排罗网,在暗中扶持韩、赵两国的复国势力,继续给齐燕魏三国制造麻烦,尽可能延缓四国结盟之步伐。”贾诩补充说。 “如果能借此挑拨齐燕两国的关系,使之破裂,那就更好了。” 贾诩果然还是那个贾诩, 为了达成目的,可以使用任何没下限的手段,比如栽赃嫁祸、挑拨离间。 当然秦墨也不高尚就是。 “这样……” 秦墨未置可否,他总感觉贾诩之谋太过常规,到不是说不可行,而是忽略了现实这一个巨大的依托。 思维未免就受到了限制。 “你说,能不能来个反其道而行之,搞一个近交远攻?”秦墨突然说。 “近交远攻?” 贾诩一脸莫名,“王上是准备跟魏国结盟吗?” “正是。” 秦墨点头,“如果我们承诺,五年之内不主动兵出函谷关,能不能换取魏国的信任,使之与我们暗中结盟?必要的时候,甚至可以提供一些物资援助。” 这两点,可是正中魏国要害。 原本跟越国交好的魏国,突然加入四国联盟,无非就是担心越国跟秦国一样,兵出函谷关,再次攻打魏国。 承诺不出函谷关,无疑给了魏国一颗定心丸。 至于说援助物资,也正好可以缓解魏国的粮食短缺问题,解了魏国的燃眉之急,以换取魏国之友谊。 就算是面上的,也足以瓦解四国联盟了。 “倒也不是不可行。” 贾诩仍旧疑虑难消,“只是,王上真要五年不出函谷关吗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