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王福林的话,让王晓凌一声不吭。 这段几十年前的往事,让王晓凌知道了人情冷暖,也让他知道了体制的‘残酷’。 “这次苏毅能让你的名字出现,估计也是找了领导我说了这么多也是让你别白费了苏毅的心血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” 王福林没有再说下去。 因为纪录片,已经开始了! 王晓凌握着拳头,除了感激苏毅,心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个胖子的身影。 京圈啊.. ····· “河西走廊。” “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路段,这里有被无数西方列强觊觎的国家宝藏!” “这里诞生了龙国最伟大的盛世艺术,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,也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磅礴与壮美!” 一段古朴大气的音乐声响起。 有些巍峨,有些厚重。 解说的声音,依然是类似舌尖那种低沉的男声。 让人很是放松,也觉得是一种听觉享受。 然而接下来的画面,也非常让人舒服。 “大自然的神奇,造就了美丽的河西走廊,这里有沙漠,有雪山,景色壮观,让人流连忘返。” “庄严肃穆的莫高窟,是最为让人惋惜的景观,本身是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,被发国人称为东方卢浮宫,但是却被多个国家先后盗取数以万计的文物!” 看着画面中那美奂绝伦的视频片段,不少观众都被深深震撼。 要知道,河西走廊算不上什么旅游胜地。 跟其他热门景区,根本没办法比较。 所以不少观众还是第一次看这些景色。 玉门关被荒漠戈壁包围的城市、沙漠中那月牙形的月牙泉、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、还有那山丘中的七彩丹霞、以及祁连山下的山丹马场、天梯山石窟等等。 有俯瞰视角的航拍,还有那细微定点的拍摄。 以及模拟各种动物视觉的拍摄。 每一帧都美如画。 就仿佛是童话世界一样。 ····· “我在看电影么?” “咱们这纪录片的水平这么高了?” 不少观众感叹一声,眼中带着惊讶。 景色好,拍摄的也好。 草原那无数骏马的奔驰,就这一个简单的画面,也要付出几千块。 还有雪山和沙漠的奇观,都是王晓凌蹲守在附近,住在帐篷中,等待着合适天气的到来。 这次的拍摄真的很用心,横跨了整个河西走廊,将张骞的路再次走了一遍。 “在大汉帝国一开始的时候,这里并不属于帝国,而是属于另外一个国家,匈奴!” “匈奴很是强大,甚至让汉帝国的初代皇帝全军覆没,不得已用宗室之女下嫁求得平安,而匈奴甚至让皇后·吕雉改嫁匈奴,这些事情,都被视为奇耻大辱,但国力羸弱,只能忍气吞声!年年进贡!” 听到这些介绍,不少人在纳闷,不说强汉么?怎么羸弱成了这样? “经历了无数厮杀,浴血奋战,这次终于将河西走廊,完全控制!” “从此,大汉帝国与西域诸国开始展开贸易,并且威慑西域诸国,” “经历了河套之战、河西之战、漠北之战,汉人三战定乾坤,打通了河西走廊!” 解说在这里有着短暂的停顿。 画面转为厮杀的场面。 “这不是汉武大帝里的角色么?” 里面的演员,基本上都是名角。 而且双方的人马一望无际,完全模拟了古代的战场。 这场戏拍摄的很是辛苦,甚至几次演员都想要放弃了。 因为是纪录片,不是电影,在一些细节方面要做到真实。 汉朝没有马镫,演员们拍摄也是如此。 大部分群演都是军队的战士,但是骑兵的时代,早就被热兵器终结,军队也不训练这些。 幸好草原地区,还有一支训练骑术的部队。 但是他们的骑术,也是有马镫的啊! 拍摄了很多次,这才勉强通过了苏毅的镜头。 手持长矛,身穿盔甲的汉帝国士兵。 还有头型怪异,身穿皮草,满脸杀气的匈奴士兵。 在发现对方后,匈奴士兵立马冲了过来。 血光四溅,尽管用了大光圈虚化,没有太残忍,但也能感受到这战争的残酷。 冷兵器时代对人的身体素质,更加看重。 双方的厮杀很是惨烈。 这一幕拍摄的犹如大制作的电影一样,兵器狠狠撞击的声音,马匹嘶鸣,双方武将不断游走指挥,骑兵对上步兵的效果等等。 孩子们也看的津津有味,这纪录片一开始的时候就说明了受众年龄。 “呼呼呼!” 匈奴人下达了命令。 这群游牧民族的武器五花八门,但是杀伤力很强,那手中的弯刀和小斧头,锋利的让人胆寒。 数万人的厮杀,就算是在一般的电影中也很难展现出来,大部分都是拍摄近景镜头。 但是苏毅偏偏反其道而行之。 当时王晓凌也劝说,应该怎么拍摄才能节约一下成本。 不过苏毅当时也半开着玩笑。 “之前都没有打过这样富裕的仗!如今发了财,当然不能吝啬!” 对于这个年代不算是很成熟的航拍都用上了。 这次倒是让观众们,真真正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古代战场! 不过这一幕也算是王炸镜头,不可能一下全部展现。 随着一个模糊的大光圈。 等到再次恢复的时候,画面中已经出现了一个恢弘的王宫。 正片开始。 “公元前, 138年。” “西汉。” 苏毅对前世的纪录片略有改动。 更加详细介绍了当时西汉的处境。 以及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。 从陈堡国饰演的汉武帝开始,除了旁白和解说。 其他的跟电影倒是没有什么差别。 从张骞出使西域,还没走多远就被抓住,随从全部被杀的凶残。 第(2/3)页